立冬過后,氣溫也是一天比一天冷,孩子出門無論穿得再多,媽媽潛意識都認為孩子冷,總想著把孩子“捂”的熱一點,這樣一來,孩子就不會受涼生病了。
對孩子而言,適當的保暖御寒并沒有錯,但是一旦過了接線,就得不償失了,還不如不給孩子保暖呢!
早上送閨女去幼兒園的時候,發現有個小朋友穿的那叫一個“厚”啊,里三層外三層,裹得跟個“粽子”一樣,我問孩子:“熱嗎?”小朋友點點頭說:“媽媽說天冷,得多穿,要不然會感冒?!蔽铱粗睋u頭,這不是在坑孩子玩嗎!
立冬后,孩子保暖,家長要做到“三捂兩不捂”,孩子身體好生病少
1、捂腹部
不要小看孩子腹部,腹部對應的是肝臟和脾胃,要知道,脾胃是后天之本,腹部脂肪少,天冷了,很難抵擋寒涼,所以腹部的保暖要做好,避免孩子小肚子受涼,脾胃受傷,出現腹痛、拉肚子、消化不良、感冒、發燒等情況。
2、捂背部
入冬天冷了,也擋不住孩子愛玩的天性,每次玩后,背部的汗流得最多,此時背部的毛孔處于打開狀態,孩子換衣服,容易受涼生病,所以,背要捂好。
3、捂腳部
俗話說:“寒從腳起”,是有科學依據的,腳部經絡交匯,對外界的刺激十分敏感,為了孩子冬天少生病,睡前可以用熱水給孩子泡腳,做好腳部的保暖工作。
4、頭不能捂
入冬了,天是變冷了,該給孩子保暖,但是頭不能捂,因為孩子體內1/3的熱量是通過頭部散發的,如果頭部捂得嚴實,容易導致孩子出汗多,受涼生病。因此,寧愿孩子的頭部“冷”一點,也不能“太熱”。
5、口鼻不能捂
天冷后,帶孩子外出,家長習慣性給孩子套上圍巾和口罩,以免孩子凍著,小臉生出凍瘡,殊不知,孩子的口鼻捂住,會影響孩子呼吸新鮮空氣,破壞孩子肺部的換氣,對孩子的健康沒好處。
只不過,適當的防護是有必要的,以免孩子吸入冷空氣,刺激脾胃和肺部,讓孩子咳不停。
立冬后,天氣漸漸寒冷,生病的孩子也越來越多,除了“三捂兩不捂”,家長還要注意提高孩子自身免疫力,減少孩子生病的幾率。
1、喝些寡甜乳末。
孩子處于發育階段,免疫薄弱,稍不注意,很容易生病,提高孩子自身的免疫力,可以給孩子喝些寡甜乳末,來幫助孩子增強脾胃的運化能力,保證營養吸收順暢,從而幫助孩子建立免疫防線,改善體質,減少孩子生病的可能性。
2、多運動
不要因為天冷,就帶著孩子窩在家里或者空調屋里,空氣不流通,會滋生細菌,孩子更容易生病,還是經常帶孩子多進行一些戶外運動,呼吸新鮮空氣的同時,可以鍛煉身體,提高抵抗力,進而才能促進孩子的發育。